
落叶随风
指导老师:陈丽红
指导老师:杨蕊
队长:钟纪希
队员:王子阳
队员:卢麒麟
队员:蒋宏友
队员:秦姗姗
团队介绍:
指导老师陈丽红、杨蕊老师负责,带领团队团结合作,提高团队凝聚力。队长:钟纪希负责模型的创建,绘制结构设计图,小组成员任务分配。队员:蒋宏友负责PPT制作,视频制作,资料收集和上传,场布模型创建。队员:秦姗姗负责Lumion模型渲染,图纸审查。队员:卢麒麟负责PPT制作,视频制作,资料收集和上传,场布模型创建。队员:王子阳负责辅助PPT制作。
项目介绍:
由侧堰段、调整段、泄槽段、扭曲挑流鼻坎段等组成,全长147.637m。设计泄流量61.8m3/s,校核泄流量98.7m3/s,消能防冲泄流量56.1m3/s。溢洪道轴线呈直线布置,与坝轴线交角为93.7°。溢洪道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消能防冲建筑物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
应用点1:
运用Revit建立实体模型,模型建立完毕后,为确保模型的完整性、正确性,复核溢洪道各段的桩号、高程等内容,通过图纸表格和模型信息对照比较,做到精准复核。
应用点2:
通过C3d建立三维地形曲面,运用civil 3d强大且快速的纵断面设计功能,分析地形走向。分析可得整体地势东西低,中间高,地势相对高差最大接近40米,经过工程所在地地面高程分析,地势起伏较高,工程施工难度大,应注意施工过程中对两侧植被的保护,高程分析对于前期施工场地布置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应用点3:
lumion渲染——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和效率。三维动画比平面设计多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应用点4:
在建立溢洪道模型的过程中,经过对设计图纸的深度熟悉,发现图纸存在一些数据及标注问题,经过与模型的对比,将模型与数据反复推敲并核准,与设计人员交涉后将图纸问题进行修改和记录。
应用点5:
为解决传统文件数量庞大,不易管理易丢失的问题,将文件上传至平台形成资料树状文件夹,一目了然。数据可以做到实时刷新并实时汇总,方便快捷,还可以支持用户自定义文件夹,新建、删除、重命名等方便管理,资料与模型相互关联可以利用手机端随时随地的查看项目的进展情况。
团队登录 | |
账号: | |
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