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革命
指导老师:麻文娜
指导老师:王彩雪
队长:张玮泓
队员:黄伟
队员:刘萌萌
队员:薛心皓
队员:梁楠炯
团队介绍:
我们团队由两位指导老师和五位团队成员组成,一位指导老师是麻文娜老师,副教授/工程师,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BIM中心主任,陕西省BIM发展联盟秘书处副秘书长、Revit全球认证教员,中国专业人才库高级BIM建筑管理师。另一位是王彩雪老师,现任西安欧亚学院人居环境学院BIM中心副主任,讲师,主讲课程为《BIM技术应用》《BIM技术案例分析》有着丰富的BIM教学及培训经验,曾指导学生在多项省级、国家级BIM相关专业竞赛中斩获荣誉;负责团队与企业工作上的接洽。我们五位成员分别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张玮泓、梁楠炯、薛
项目介绍:
1工程名称:安徽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2建设单位:安徽省文化博物园区筹建办公室 3建设地点:安徽合肥文化博物园区内 4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18035平方米。地下部分8460平方米 5建筑类型:民用(公共)建筑 6建筑层数与高度:地上主体四层,地下一层主体建筑高度为23.95米,地下室高度为6米 7建筑等级:本项目工程等级为4类,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8建筑耐火等级及分类:本项目为多层民用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9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
应用点1:
第一套是将电缆桥架和风管放置于一层,尽可能的减少了翻弯,但是净高为2100mm不满足支吊架的安装,且管线布置不够美观。第二套方案是,架送风管、空调水管、尽可能的排在第一层。其他水管排到第二层。相比于第一套方案净高提高到了2300mm 且管线排布整齐美观,为支吊架的安装提供了便利。但是翻弯相较于方案一多出一些。最后经过商议和查阅规范选用方案二为此处区域管线最终排布方式。
应用点2:
方案一是风管一层,喷淋管与桥架第二层,消防给水管与生活给水管第三层。此方案的优点是,少管道翻弯,使最低管道净高达到3900mm 方案二是桥架一层,其余管线一层。此方案虽然净高相较于方案一净高只达到了3700mm但是整体排布美观合理,不仅减少了翻弯而且为后期支吊架的布置和一次砌体开洞打好了基础。因此我们最后选择了第二套方案为B1层冷冻机房旁的走廊的最终管线排布方案。
应用点3:
现场精准预留预埋保证管线实施和预留的孔洞保持一致,以避免后期二次开洞,减少工程造价,提高施工效率。并且依据预埋演示可以观察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及时整改。最大程度的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
应用点4:
关于支吊架的设计和分析,首先选择合适的支吊架类型进行布置,然后再进行支吊架的验算,在验算满足要求后,对支吊架进行定位出图,材料统计,和支吊架的单品加工图出图。便于指导现场施工和支吊架的材料统计。同时根据支吊架安装工艺视频对安装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细致讲解,提高施工效率。
应用点5:
设备机房机组和管段存在标准件,可以将模型进行合理的分段拆分,将构件进行单元化。提取各构件管段预制的信息,出预制加工图及相关料单进行预制加工以及技术交底,提高建筑装配率,避免了现场施工造成的一些污染,减轻了施工压力。
团队登录 | |
账号: | |
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