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拓耕队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指导老师:祝连波
指导老师:潘琦
队长:莫振杰
队员:曹颖
队员:谢正娴
队员:郑啊想
队员:曹钰圆
团队介绍: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拓耕队是由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五名成员组成的团队。该团队由祝连波教授和潘琦副教授为指导老师,进行本项目技术答疑指导工作。队长莫振杰负责土建模型建立和装配式应用。曹颖和郑啊想合作完成了安装模型,另外,曹颖还完成了商务标编制和PPT制作。郑啊想还完成了施工进度模拟和质量安全协同管理。曹钰圆负责钢筋模型的建立、虚拟漫游和视频剪辑制作。谢正娴负责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图的设计和场布模型的建立。
项目介绍:
江南一品6#楼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为装配式商住楼,地上2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69万㎡,结构类型为框剪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的重点为防火分类一类、耐火等级一级、抗渗等级P6。难点为施工工序复杂、立体交叉多。
应用点1:
本项目按照以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进行构件拆分。基于BIM技术以及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进行快速拆分预制构件方案模拟。基于建模大师(PC)软件快速拆分叠合板功能,对本项目叠合板进行快速准确的拆分。通过构件拆分实现可视化三维模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生产和施工效率,从而优化PC构件拆分方案,减少返工、误工现象。
应用点2:
本工程装配式模型为框架结构,本项目对该结构的楼板、楼梯、阳台板进行了拆分,拆分秉承标准化、模数化原则,保留了结构关键受力构件为现浇构件,遵循科学规范的拆分原则,尽可能做到构件合理的拆分,本项目经计算装配率为4.7%。
应用点3:
1.对江南一品6#楼的一些重要部位进行巡检点设置,将这些巡检点形成一条合理的巡检路线,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检查。2.通过对现场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进行统计,对相应的危险源构件进行风险评估。此外,还可以针对所有的危险源进行了二维码管理,实现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3.通过关联项目模型创建协作,包括问题整改,图纸变更,进行同步的项目动态管理,使得项目自下而上的报审全部在线上实现,保证了工作效率。
应用点4:
1.利用iworks软件进度管理功能,产生横道图,将进度计划的时间与模型对应的构件多次关联检查,再通过驾驶舱达到通过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的动态演示。保证了各工序之间逻辑关系明了,以至于保证了施工进度。2.利用iworks的4D动态模拟功能,能将施工段及楼层施工以可视化的虚拟建造过程来显示,使工程进度更加清晰明了。
应用点5:
本次渲染采用lumion8.5进行3D虚拟漫游,可采用不同视角进行漫游参观。在漫游动画中,能够在一个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用动态交互的方式对未来的建筑或城区进行身临其境的全位审视可以从任意角度、距离和精细程度观察场景。目标客户群体可以在地产虚拟漫游中实现自由行走、意观看,冲击力强,能使客户获得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大大促进了合同签约的速度。
团队登录 | |
账号: | |
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