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科BIM小组
指导老师:唐健伟
指导老师:范昊
队长:邓洁莹
队员:陈君宇
队员:崔恩诚
队员:黄琤瀚
团队介绍:
来自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的珠科BIM小组,由两名指导老师和四名学生组成,其中,指导老师:唐健伟(左一)、范昊(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参与合照);组长:邓洁莹(左二);组员:陈君宇(中间) 、黄琤瀚(右二) 、崔恩诚(右一)。团队组长及组员分别负责工程资料管理;BIM 项目交付标准制定; BIM模型创建应用及其可视化;汇报成果制作等系列工作。
项目介绍: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结构类型框架结构,主要用于文教类建筑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37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507平方米。地上五层,建筑面积约35507平方米,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提供120个机动车停车位。本设计功能分区分为5个区,分别为校前区,办公区,教学区,文体运动区以及生活区。
应用点1:
BIM的核心价值在于信息化,在实际施工前以三维图形化、构件对象化、信息参数化为特点的方式建立建筑物,以便找出潜在的问题并将其一一解决,以及模拟并分析设计方案会带来的影响。
应用点2:
管综优化,成果美观且避免了各专业的碰撞;净高分析,检测局部净高较低处位置,及时进行调整。利用各专业精确的BIM模型,应用BIM三维可视化技术,当给排水、暖通和电气等专业管道之间碰撞时,利用建模大师(机电)的“精确避障”功能,就能实现管道精确避障翻弯,优化管线设计,避免设计错误传递到施工阶段,减少材料的浪费,避免碰撞返工,对建筑物的最终竖向空间设计进行检测分析,并给出最优净空高度。
应用点3:
三维渲染:利用BIM技术三维动态模拟,对模型进行精细化渲染,直观呈现共享空间室内外布置,对于各个部位建筑空间需求进行平面功能等分析,利用BIM技术初步优化总平道路长度、管线布置、海绵城市、绿色建筑布局,给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等阶段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应用点4:
施工方案模拟:场地项目有限,阶段材料周转、场地策划需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模拟平面布局合理,内容全面,场布道路呈环状布置,工人宿舍与办公区分开搭建;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施工交底。 4D BIM应用:通过Navisworks以动画形式呈现,将施工活动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结构要求,分别列出各进度计划的活动内容;根据相关规范使进度计划分配合理,在规划阶段实现项目进度计划最优化。
应用点5:
BIM+云平台:我们选用Luban iWorks PC端+APP,方便团队内部现场讨论复杂阶段深化设计。 BIM+VR:使用BAP施工动画大师制作专业的BIM“施工工艺模拟”动画以及BIM-VR作品,外接VR系统给建筑师多维度的人机交互体验,便于在多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BIM+AR:在BIM的基础上,通过一见AR·施工助手将BIM模型信息植入虚拟世界中,再与施工现场实景结合,深度实现模型可视化。
团队登录 | |
账号: | |
密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