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明山下
指导老师:李坤
指导老师:任晓宇
队长:刘东浩
队员:刘培源
队员:马云梦
队员:牛紫曼
队员:庞硕
团队介绍:
秋明山下队由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五人组成,该团队指导老师为李坤老师和任晓宇老师,对赛事进行指导工作。刘东浩同学担任队长,主要负责项目综合规划、安装模块建模、计算预制率等工作。刘培源同学负责钢筋模型制作、钢筋节点、质量协同应用等工作。牛紫曼同学负责场布模型场布模型建模、协同管理应用、PPT制作等工作。马云梦同学负责土建模块建模预制构件布置和拆分模拟等工作。
项目介绍: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章丘区世纪西路以西,双山北路以北,兴旺路以东,北邻修建中的小区地块。本项闫用地内总体较为平整,地势西北略低。项目规模:15#楼为地上21层住宅楼,两层储藏室,地下一层层高3.00m地下二层层高2.80mp地下二层储藏室与地下车库连通。地上一层至二十一层为住宅,层高均为2.90米。
应用点1:
对15号楼进行预制构件拆分,在完成预制构件布置后,我们需要将大量预制构件拆分,为了满足快速精确拆分的需求,我们在鲁班预制构件转化功能下进行系统转化,最后达到了快速转化构件的效果。通过设置拆分构件规则,对所要拆分的预制构件进行快速准确的拆分。
应用点2:
通过对预制构件进行属性细化,对本项目预制楼梯,板,墙等标注吊点位置,选择预埋件型号。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和可操作性,分类导出构件三维和属性清单,是生产人员更好理解设计意图,为预制构件生产加工提供技术指导,提高构件加工效率和减少返工现象。
应用点3:
鲁班钢筋采用CAD转化建模,绘图建模,解决钢筋工程量的计算问题,通过鲁班钢筋节点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节点上传到Luban iworks中,进行钢筋节点位置定位。通过三维查看钢筋种类、级别、直径、长度等信息,实现图纸深化、信息共享,方便施工现场钢筋节点的指导。
应用点4:
利用iworks平台下进度计划管理模块编制进度计划,通过合理的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科学地调整工期与资源消耗使之最小,不断地改善初始的计划。将编制的进度计划与土建BIM模型相关联,进行4D模拟动画,按照时间阶段逐步显示,与现场实际计划进行实时联动,可实时地观察施工进度,方便项目管理人员更精细的管理。
应用点5:
构建天玺15号楼三维BIM模型,通过鲁班平台进行碰撞检查,进行专业 间碰撞检查,通过云计算功能查找碰撞点,输出检查报告,通过鲁班iWorks,碰撞得出15号楼1层碰撞点为406个,返回原建模软件修改模型碰撞位置,碰撞点数量最终降为0,获得优化模型,这减少 了图纸的变更次数、优化施工方案,方便了施工,节省了建筑材料,有效实现了施工的能耗节约。
团队登录 | |
账号: | |
密码: | |